top of page

別讓疫情延誤孩子的就醫

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

2022/05/13

台灣在今年的疫情衝擊下,確診案例屢創新高,生活周遭不時有人確診、隔離或被通知自主健康管理。一般社區就這樣了,到醫院豈不是更危險,但會不會因為這樣的想法,讓原本簡單的疾病,拖延到嚴重的狀況,因疫情而延誤就醫呢?


中部某醫學中心之前就收到一位14歲的孩子,因為害怕就醫忍住腹痛六天,家長也無法判斷是否應該就醫,直到第七天痛到真的受不了才到醫院,結果是急性闌尾炎破裂,造成腹腔大範圍蓄膿。


孩子因為沒辦法精準表達自己的不適跟感受,即使出現不舒服的症狀,也可能就這樣忍著。這造成父母判斷的困難,加上疫情的關係而猶豫是否就醫,可能就會造成某些疾病的延誤治療。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為大家整理「當孩子出現哪些狀況,可能有緊急手術的需求,應儘快就醫」的參考。

1. 突然發生胸痛、呼吸困難、覺得吸不到氣:可能是自發性氣胸,這是一種肺臟自發性破裂,造成肺部塌陷、呼吸困難,屬於緊急情況。


2. 下腹部持續疼痛、發燒、食慾不振:可能是急性闌尾炎,這個疾病的發生率並不低,當孩子痛到無法自行上下床,就應該帶來醫院診治。


3. 兩歲到五歲的孩子,肚子一陣一陣痛,合併嘔吐:光是嘔吐無法進食就可能造成脫水,也可能是需要手術的腸套疊甚至是腸扭轉,應就醫診治。此外,五歲以下的孩子發生泌尿系統感染常常以腸胃道的症狀表現,拖延治療可能造成腎臟不可回復的損傷,應儘快就醫治療。

疫情讓人不安,但因為害怕染疫而延誤了病情,對健康造成的損害更是可怕。雖然上面列出建議就醫的情況,但每個人的症狀、病情程度不同,家長仍須保持警覺。當孩子出現不舒服的症狀,會讓你「猶豫是否就醫時」,就是該帶孩子到醫院接受診斷的時候,讓醫師判斷是否需要緊急治療,如此才是面對疫情下,對孩子健康的最佳保障。

bottom of page